下载APP

【白夜谈】为什么《最后生还者2》的“评测”,看上去什么都没说?

Aria
趣闻 2020-06-03
趣闻 > 【白夜谈】为什么《最后生还者2》的“评测”,看上去什么都没说?
收听文本
0:00/0:00

题图 / CaesarZX题图 / CaesarZX

昨天,《最后生还者 第二部》的初期媒体评测解禁了,我社也发布了一篇短小的文章,发出后不少朋友都在后台评论“为什么感觉什么都没说”。同一时间,另外数家媒体同行也都发布了这篇评测,评论区也基本都是“就这”的声调。

作为昨天文章的作者,我必须说文中确实没提供什么信息量。

由于保密协议的限制,昨天的媒体评测都局限在TLOU2流程中一段很短的内容里,既不能提及这段内容之外的剧情,原则上也不能对gameplay和画面以外的东西加以评论。

而这段短流程,正好是上个星期索尼的State of Play演示的内容(即艾莉离开剧院前往医院寻找诺拉的一段)。如果你看的更仔细一点,会发现各家媒体使用的图片和视频,都是官方提供的相同素材。

严格来讲,昨天的文章并不能称之为真正的评测(Review),而是试玩性质的Preview。

如果你了解传统主机厂商的游戏发布流程,应该对3A大作发售前的这一套不陌生:媒体会在A时间点被邀请去试玩游戏的一小段内容,然后发布一个Preview;B时间点拿到完整的游戏,玩完以后写出完整评测;最后是C时间点,游戏已经发售,大家都能玩到了。

拿TLOU2举例的话应该是这个样子 拿TLOU2举例的话应该是这个样子

但TLOU2这次的问题在于,它的 A节点本应该在3月份的PAX East前后,结果这次首展因为疫情搁浅了。

顽皮狗原定在PAX East上首展TLOU2 顽皮狗原定在PAX East上首展TLOU2

在几个月前,媒体们本来应该开开心心到索尼的小黑屋里去玩一玩部分片段,回来讲一讲gameplay、画面表现这种比较表层的要素(表层是指对于这种叙事导向的游戏来说);等到发售前一段时间,通关了游戏,再把完整评测发出来。

这是正常的流程。

但因为种种原因(疫情算是之一),今年的流程发生了一些变化——总之等我们第一次TLOU2的时候,手里拿到的已经是完整的《最后生还者 第二部》了。

换句话说,按以前的方式,这个完整的游戏,对应的应该是一篇全面而具体的评测。

不过索尼方面的宣发策略,还是坚持了以往Preview+Review的固定环节,就导致在6月12号解禁的完整Review之前,会有一堆来自各大媒体的、看起来非常隔靴搔痒的Preview。

加上顽皮狗之前遭遇了一次重大的实机剧情片段泄露,就让昨天的媒体Preview显得有种“隔江犹唱后庭花”的味道,在宣传上起了反效果。毕竟之前存在剧透,这样没什么营养的内容,不免让玩家怀疑“游戏都快发售了,大家关心的都是■■■■■■■,媒体还在这里说些有的没的,是不是成品质量不尽人意啊。

总之,索尼在内容解禁和保密方面的安排,加上早就存在的剧透,让昨天的情形看上去有些古怪。

真的不是我不想说《最后生还者 第二部》到底是什么样子——花了■■个小时通关之后,我非常想和人聊聊这个游戏,每天却只能坐在办公室对着同事们修炼闭口禅,已经快憋疯了。

同事:你闭嘴 同事:你闭嘴

但关于“泄露剧情”相关的事宜,我还是有话要说。

这种事故级、碎片式的提前泄露,其实是很鸡贼的。因为观众只能从中看到剧情“发生了什么”,而没有看到剧情是“怎样演绎的”。

看到不合心意的内容,观众开始吐槽抑或谩骂,在现在的互联网上都是正常的现象。

但问题在于,一个文艺作品的故事好不好,当然不是只看“发生了什么”。不然《冰与火之歌》的关键剧情,简单讲起来不就是第一卷奈德和很多人都死了、第二卷蓝礼和很多人都死了、第三卷罗柏和很多人都死了……

假设一个读者,对“血色婚礼”的评价仅限于“罗柏死了,我很不爽,垃圾剧情”,那他到底有没有看进去马丁写的书,我会持非常怀疑的态度。

同样,一位玩家的游戏理念当然也可以只寻找快乐,而不去关心人物和故事的复杂性什么的——这无可厚非(前提是他不常把“第九艺术”挂在嘴边),电子游戏从诞生初到现在,大多数时间确实都只是纯粹的快感制造器。

不过只要你玩过初代《最后生还者》,应该能明白顽皮狗在这个系列的创作里,是没那么局限的。

拿超级英雄电影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,如果说《神秘海域》系列是《钢铁侠》的话,那《最后生还者》是什么?它可能是《守望者》,也可能是黑暗骑士三部曲,但乔尔和艾莉的故事,显然不是“超人又一次拯救了地球”那么简单。

希望大家能心平气和地等到玩到游戏的那天。


展开全文

扫码关注

游研社公众号

小程序

游研社精选

10
快速评论
热门评论
全部评论
评论时间
查看全部评论
  • 首页
  • 下一页
  • 页 / 共
App内打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