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,一种奇怪但合理、诡异但真实的拍照方式,正在各大社交平台悄悄流行。
它不靠滤镜,不讲构图,不追求盛装出镜,也不需要精修加持。
但它的讲究,比啥大片都多:人、景、(动)物三者缺一不可。
并且主题明确,意图纯粹:
《和牛马对齐颗粒度》
正如你所见,虽说是“和牛马对齐颗粒度”,但里面实则藏了半截信息。
准确来说,是“牛马”和牛马对齐颗粒度。
无数年轻又有创意的“牛马”们,正背着大包,在草原、牧场,默默走向真·牛马,举起手中的电脑,留下这样一张荒诞又真实的图,共同完成了一场跨物种的职场写实合影。
@海边的曼彻斯特耶
“它日出而作,我加班到秃,我们都不吭声。”
这类十分另类的拍照方式,几乎已经成了打工人们去草原时的“经典必拍”项目。
如今去趟草原,不找一头同事拍一下子,就像去公司不打卡。
而其走红的原因也十分简单,一张图,能讽刺两个“痛点”。
一是“对齐颗粒度”这句黑话。
自流行以来,这看似深不可测的字眼已经取代了“咱瞅一下”,不知为何,竟如一记重拳,打通了职场心智。
但懂的都懂,一般“咱们对齐一下颗粒度”一响,发起的场景基本都是大伙形式上互动,精神上放空,甚至有时和博主们的图片有些神似,让人看了忍不住点赞。
@梅园路吴磊
二是“牛马”身份的自嘲。
“牛马”这词刚火的时候,大家多少还带点抗拒,觉得自己不算是。
但时间久了,发现这词不仅准,还格外贴切。起得比鸡早,睡得比猫晚,干得比牛多,吃得比马少。
态度很快转为主动认领还不说,如今更是同框表态、拍照盖章,在牛群马群旁精神归队。
一张合影,惺惺相惜,彼此眼神里,满是对工具命运的微妙共识。
而且这个“对齐”,还是真的“对齐”。
毕竟,它得干活,你也得干活。
它戴着犁套马鞍,你背着电脑包。
它赶的是土路,你赶的是DDL。
在上班面前,什么物种都得认栽。草原上有牛马,城市里有你我。这就是命运的对称性。
@Perasperaadastra
正因如此,这类美图才风靡了各大社交平台。
也有不少打工人将其悄悄换为头像,证明着大家新的心态:与其美化生活,不如承认命运。
而草原上的真·牛马,这些日子也经历了大量电脑屏幕的视觉洗礼,再看段时间,没准就能自主立项、汇报复盘了。
与此同时,年轻牛马们也借助“牛马”这个梗,发掘更多具有自嘲性质的拍摄方式。
比如在草原上找工位,试图和同事们打成一片。
@小山今天爬山了吗
@叮当
好消息是,这里的“工位”永远不会被优化。
又比如上演职场连续剧,让真·牛马露出实习生一样的迷茫表情。
拍着拍着,也有一些落寞的场景上演——
“它是真下班了,我是假放假。”
但真正让这场大型行为艺术升华的,其实还是照片里的一处小细节——
大家手里的电脑。
它肯定不是为了摆拍才带的。
扫码关注
游研社公众号

小程序
游研社精选

- 首页
-
- 页 / 共页
-
-
-
SUPERCELL全线产品首聚 ChinaJoy!「超级细胞潮流街区」定义沉浸式游戏新生态 Supercell超级细胞,成立于2010年,总部位于芬兰,是一家全球知名的游戏开发商,目前其全 ...郝磅磅10小时前